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30个《2024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涵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培训、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教师创新团队等领域创新性和示范性的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四川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丰硕成果,更为全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四川经验”。
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教,筑牢育人根基
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师德师风建设成为重要主题。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制度规范、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实践养成综合施策,“四重”协同、“四度”提升,促进教师明师德、修师德、扬师德、践师德,四维一体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分层分类举办“先锋讲堂”“道德讲堂”100余场次,聚焦爱国主义、职业情怀、道德养成开展现场教学50余场次,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等名师名家到校宣讲38场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核心,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三全浸润、三维赋能、三线践行”的三路并进与“浸润育情怀、赋能增智慧、践行创业绩”的三步进阶模式。学校教师参加师德典型案例展评、育人故事征文比赛等获省级奖项5项,获国、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3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2人、“四川好人”1人、省级“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2个,尽显学校教师高尚师德与良好精神风貌。
培养培训体系:精准赋能,优化“双师型”教师成长路径
针对教师发展体系不完善、发展标准不明确、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的普遍难题,多所院校探索出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立“青椒—青蓝—珠峰”和“技工—技师—工匠”三阶雁阵式教师成长目标体系,按照“四型”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形成“三阶四类”全程进阶的教师成长模式,建成“校—省—国家级”名师(大师)工作室,组建教学研究、技能竞赛、技术服务等6校企混编团队,构建基于“雁阵理论”的“大师名家引领·教授博士主体·青年骨干奠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培育体系,学校教师获省级及以上荣誉表彰80余项。
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以标准链、培养链、成长链“三链”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内容、发展阶段、发展路径,分类制定教学型、技能型、研究型和综合型发展模型,建立起“标准引领+路径协同+梯级成长”教师队伍分类分层发展体系,教师发展模式由外在规约转向自我发展,促进教师规模、结构、素质能力持续优化。学校每个专业群均有“名师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占比70%。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通教师能力转化“最后一公里”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以校企协作双向赋能,搭建“国之重器”双师共育平台。共建4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校企双师汇聚、人员互用共管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搭建双师融合教学、科研团队,围绕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大型航空锻件模锻工艺,助力C919飞机起落架关键大构件等百余项模锻件新产品的生产;共担双元项目融双师,校企合作完成近200项各型飞机承力结构件模锻工艺开发,承接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500余项,为区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等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构建“三专融合”教学团队,实现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交叉融合,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实现人才、科研和实训资源的跨界融合。借助产教融合和“转培引育”策略,重塑教师专业素养结构,顺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要求,提升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团队积极参与企业培训,承担国铁集团2+1培训、中铁八局等职工培训11000人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4门。
教师创新团队:协同发展,激活“1+1>2”效应
建设教师创新团队,推动教师团队集团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趋势。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酿酒技术专业国家教师创新团队,以校企共建的五粮液技术学院为平台,将“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五粮液“和美”文化融入团队建设,传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企业精神。与企业共同开发了“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白酒大数据中心”新设备,成为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数虚模岗六入六酿”的教学改革,为企业培养了120名数智酿造现场工程师,使得五粮浓香白酒的非遗酿造技艺得以创新发展,薪火相传。学校和五粮液共同牵头,成功申报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新区)成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四川省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引智”“提升”“名师”三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双师型”团队,破解兼职教师“合而不深”、教师“技术含金量”不高及部分教师“躺平”等问题。以物联网“技术逻辑分层→构建模块化课程→打造结构化团队”,增强团队专业化的“教.培.研”核心能力,彰显团队职教属性。团队获评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研发专利、软著24项。
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子商务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一核、双导、三策、两聚焦”推进团队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德技并修的育人样板;通过多维度“跨界融合”培育高素质教师团队,树立“双师型”团队的示范样板;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形成“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协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践样板;促进“三教”改革走深走实,探索“职普融通”有效路径,树立课程改革创新样板。团队双师比例达92.86%,主编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2项,9本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四川省通过典型案例的培育与推广,正加速构建“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新时代职教教师队伍。随着这些创新经验的落地生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四川样本”有望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鄢春苗 编辑:胡进雨 审核:曾巧 终审: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