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培训动态
2025年第1期
四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1月22日
【编者按】
在教育强省建设的征程中,教师队伍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是关键所在。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入贯彻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索出“一四五六”师训新体系,为教师培训工作开辟新路径。这一体系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核心,搭建起四阶培养格局,从骨干教师到引领型教育人才,实现梯级提升。“五新”策略贯穿培训组织管理全程,无论是强化设计、实施项目,还是创新评价、探索模式、建设平台,都展现出四川师训工作的创新活力与务实态度。而“六大支撑”从政策制度到激励保障,全方位为教师培训保驾护航,确保培训工作科学、高效开展。
构建“一四五六”师训新体系,
推动教师培训工作进阶提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路径,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核心,创新构建省域 “ 一四五六 ” 师训新体系,全面推动教师队伍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升。
坚持“一”个核心,以精神引领为基。中心坚持将争做“四有好老师”到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以精神引领教师培训工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改革和实践创新。
健全“四”阶格局,梯级培养培训。省域构建了以“育新蕾,培青骄,塑雁阵,造星云”为主体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四阶培养格局,实现了从骨干教师到优秀教师再到引领性教育人才的梯级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
聚焦“五”新维度,创新工作策略。在教师培训组织管理中实施“五新”策略,体现了创新实践的亮点:一是强化新设计。在“国培计划”“素提计划”等教师培训规划设计中体现“六突出”,即突出响应要求,突出顶层设计,突出精准培训,突出筑基扶弱,突出高精尖缺,突出改革创新,将全省师训事业整体谋划创新设计。二是实施新项目。迭代升级,开创性实施欠发达县整县托底性帮扶教师培训项目县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夯基垒土,连续实施省域教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和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跟岗研修项目,打造基层整体发展和教师自主研修新模式;锻造领航,以“双名工作室”、卓越校长、学科领军教师、“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专项培训项目为动力引擎,培育培养优质领航教育人才,推动集群发展。三是组织新评价。研制阶段性和验收考核性评价体系,将实施进度、过程视导结果、教师满意度、培训质效等纳入核心指标,科学质效监测;创新开展“回头看”督查,完善评价体系和工作流程,全面评估培训效果,并以教育厅 财政厅联合下文形式反馈公布结果,提升考评结果应用度。四是探索新模式。省级引领开拓创新,近年以“智能”“定制+”为核,陆续产出“省域新教师混合培训”“定制+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跟岗研修”“精准帮扶—乡村教师共同体发展”“定制+优质团队协同培养”等模式;同时省级统筹搭建平台,提供专业指导,发动和引领市(县)、区域教师培训探索本土化创新性师训模式,形成了近百份有质量有成效的师训典型案例。五是建设新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四川省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将线下管理升级为线上信息化全流程精细化数字管理,开启数字管理新篇章,提升培训管理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构筑“六”大支撑,坚实支持保障。一是政策与制度支撑,明确方向,规范流程。四川省在国省培项目的总体要求框架下,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政策与制度体系,通过出台“1+5”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教师培训的目标、任务、内容、方式、考核等,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二是研究与评估支撑,科学指导,精准反馈。重视教师培训的科学研究和质效评估工作,以专项设置“双名工作室”省级课题,加大以“师训”为主题的成果培育等手段,深度研究总结师训成果;以专业研究培训质效评价为关键,通过科学评估培训效果,以评促建,为国省培项目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精准的反馈。三是数字与平台支撑,智能驱动,数字转型。启动并应用四川省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全面实现机构遴选、学员报名、机构开班、过程评教、验收评审等全流程平台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迈出数字化助推师训转型重要步伐,以平台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培训效率和质量。四是资源与实践支撑,开放共享,协同发展。重视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将“云端选学”项目、“跟岗实践”项目、“成渝两地协同”等项目的课程资源扩面开放,以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持续建设省、市、县、校四级师训管理者和骨干研训员,提升专业队伍综合素养;建设省级师训专家库,吸纳包括省级“双名工作室”领衔人和卓越校长在内的千余名各类专家入库,提高研训指导实践成效。五是组织与文化支撑,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加强组织建设,通过下沉“国培计划”“素提计划”资金等方式,激发了地方师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注重培育师训文化,全省师训管理者达成一致,发表“四川师训者共识”,凝聚了思想和力量,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六是激励与保障支撑,激发潜能,发展队伍。四川省在教师培训中建立了激励和保障机制,通过开展国省培项目省级优秀典型案例评审、教师成长案例评审,增设师训管理者和培训课程专家专项培训项目等方式,选优培优,做好宣传推广,激发了师训队伍的潜能和积极性。
构建“一四五六”师训体系,通过创新的“五新”策略和坚实的“六大支撑”,不仅提升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成效,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更展现了四川建立健全省域师训体系,总结凝练教师发展成果的独特经验。
编辑: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