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省教师培训动态 2025年第9期
时间:2025-07-29 13:00:00   来源: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   查看:683

四川省教师培训动态

 

2025年第9

 

四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                                                                             2025729


 

【编者按】

 为破解教师培训精准化不足、学用脱节等难题,四川省创新探索省域定制式“智能+”选学跟岗模式,构建起教师专业成长新生态。该模式以全域覆盖的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网络为基石,165个基地覆盖全学段,通过项目驱动与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数智化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支持基地与教师双向选择。“一校一策”“一师一案”的定制培养,搭配双导师带教,精准赋能教师成长。四级联动机制与多元评价体系,则保障了项目高效推进与成果转化。此举不仅带动教师能力全面提升,更形成可借鉴的师训样本,为全国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四川智慧”。

 

省域定制式“智能+”选学跟岗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新生态

 为强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促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四川省自2023年开始,连续三年实施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教师自主选学跟岗实践项目,创新探索省域“定制+”跟岗实践与“智能+”教师自主选学模式,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安排,从专业指导到个性化实施,从务实管理到科学评价,以机制、平台、研究赋能教师培训改革创新,有效解决了教师培训精准化不足、实践性不强,教师参训自主性不够与学用脱节等问题,促进教师自主专业成长。 

 筑基:打造全域覆盖的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网络

 分层布点,构建基地空间矩阵。2022年,四川省教育厅遴选并公布了首批10个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基地、165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及5个县(区)级教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形成“高校引领+基地主体+区域辐射”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165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覆盖全省19个市州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学段。

 项目驱动,发挥基地优势作用。2023年以来,四川省依托中小学“国培计划”与职教“素提计划”,统筹规划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自主选学跟岗项目,投入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组织240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在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参加不少于20天的跟岗研修。通过“跟名师习教学策略、跟名匠研技能创新、跟名班主任悟管理艺术、跟名教研组探学术范式”的立体化培养路径,提升青年教师多元技能与综合素养。

 专业引领,提升基地造血功能。为提升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承担教师跟岗实践项目的专业能力,先后组织220名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管理者和培训者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专项培训,通过主题式研修模块设计,重点提升管理者和培训者的政策解析、课程研发、资源整合及项目管理等核心能力,推动基地建设标准化与专业化。

 赋能:构建数智化服务平台,推动数据治理创新  

 定制平台,数智赋能。为推进教师培训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AI在教师培训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专门组织开发了省级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平台,并针对跟岗实践项目开发自主选学平台,实现岗位计划与方案申报、计划审批与发布、学员报名与审核、培训过程与考核、学员评教与证书打印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自主选学,双向奔赴。通过跟岗实践项目自主选学平台,165家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自主研制并发布了500余项跟岗岗位计划,涵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职业教育40余个专业学科门类,全省3000余名教师通过平台自主选学,通过学校、县市教育主管部门、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和省教师发展中心逐级审核,确定跟岗教师名单。

 全程跟踪,一体管理。打通数据壁垒,联通跟岗实践项目自主选学平台与省教师发展数字化平台,将基地管理、项目管理、导师管理、学员管理全面纳入全省教师发展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化需求调研、过程监管、满意度测试、成果申报评审与验收评价,通过全链条数智管理,为教师实践类培训资源建设、数字化成果输出、教师未来培训数字画像奠定坚实基础。

 定制:探索“一校一策”“一师一案”教师精准培养模式

 建立四维协同定制体系。以“定制+”为核心理念,“量身定制”制度、标准与实践,促进教师跟岗实践项目高质量实施。四川省教育厅聚焦制度设计与经费保障定制资源供给,省教师发展中心统筹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管定制专业标准,市县统筹区域实施路径定制协作机制,基地校深化实践创新定制校本实施方案,确保政策传导、标准落地与实践转化。

 突出能力本位课程建构。聚焦青年教师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总体目标,围绕“观摩校园、更新理念、深度跟教”等七大领域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构建“1+3+N能力发展模型,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引领,围绕教学技能、管理智慧、教研教改三大核心能力,开发校园文化解码、跨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社团活动创新等N个实践模块,广泛采取任务驱动式、项目参与式、顶岗实践式等多种方式实现课程目标。

 构建导师双元带教模式。坚持“一校一策”“一师一案”,精准施训。各跟岗学校聚焦跟岗学员发展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聚焦教师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教研教改中面临的核心问题,聚焦项目实施指南中提出的重点任务与内容要求,综合分析研究,准确定位目标任务,匹配优秀导师,开发跟岗资源,精细活动安排,形成针对性地跟岗实施方案,推行“1名学科导师+1名管理导师”双导师制,累计生成带教故事600余个、指导教案3000余份,实现“教学做研”一体化成长。  

 协同:构建立体化治理体系与长效激励机制

 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实现职能权责贯通。教师跟岗项目以省教育厅为总牵引,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以省教师发展中心为总统筹,推动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和质量考核;以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研训机构为关键环节,协助做好人员选派、实施指导、过程管理、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以基地校为实施主体,做好方案研制、课程开发、跟岗实施、成果提炼与转化应用等工作。2024年组织专家视导30余场次,解决问题50余项。

 研发多元评价指标,优化三维评价激励。省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精心研制基地验收与评价,优秀学员、优秀导师、优秀案例、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等评价标准,建立基地自评、区域主评与省级复评三段式评价机制,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三结合方式进行多元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基地资质动态调整与下一年度资金和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构建成果转化网络,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各基地均以工作简报形式展示项目实施进展、经验与成效,并通过中国网、今日头条、四川教育网、教育导报等媒体宣传展示四川教师跟岗项目实施经验成果;省上通过创建四川教师培训动态、开展优秀案例评选、交流优秀基地校经验、印制优秀案例汇编、举办跟岗实践项目优秀成果展示活动等方式,宣传和展示跟岗项目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模式。

 四川省教师自主选学跟岗实践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带动教师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学生管理、技术技能全面提升。据初步统计,2024年教师跟岗期间,学员上公开课或展示课1507节,参与同课异构1823节,撰写论文577篇、研究报告313篇;生成专家课件1939个,教学实录932节,简报1805篇,工作案例515个;评选出51个优秀基地、18个优秀导师,20个优秀导师团队,45项优秀培训案例,15项优秀成长案例,26项优秀课例,18项优秀培训资源。《省域大规模定制式“智能+”教师自主选学跟岗实践模式探索》评为四川省2023—2024年教师培训典型案例。

 四川省以“数智+”赋能、“定制+”破题,持续优化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强化AI技术赋能,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构建起省域教师自主发展支持体系,打造了四川师训鲜亮品牌,为新时代教师培训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为全国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四川智慧”。

编辑: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